自然資源部煤炭資源勘查與綜合利用重點實驗室是經原國土資源部〔2012〕83號文件批準,依托陜西省煤田地質集團有限公司和西安科技大學建設的科研實體。實驗室2016年10月通過國土資源部的驗收正式掛牌運行,2019年9月通過自然資源部的首次評估,進入自然資源科技創新管理序列,是自然資源部唯一的煤炭類重點實驗室。
實驗室主要從事煤及煤系礦產精細協同勘查、頁巖氣勘探開發、礦井地質精細勘查、礦山生態修復及地質環境保護、煤礦綠色開采地質保障、“煤炭地質云”與煤礦地質信息化、煤巖分質加工與利用、煤炭熱解多聯產與煤基碳材料、煤炭生物轉化、地熱能開發利用等技術研究。
現面向社會公開招聘固定研究人員,歡迎具有博士學位、品學兼優、成果突出的優秀人才加入!
一、招聘需求
1、招聘崗位:
(1)“三氣”地質勘查研究室學術骨干1人;
(2)礦山生態修復及地質環境保護研究室學術骨干1人;
(3)地熱能工程研究中心學術骨干1人;
(4)“煤炭地質云”與煤礦地質信息化研究中心學術骨干1人。
2、專業要求:
鉆探工程、油氣地質、環境地質、水工環地質及計算機軟件開發等相關專業。
二、報名條件
1.擁護社會主義制度,遵守國家法律法規;
2.獲得相關學科博士學位,品學兼優,身體健康,年齡一般不超過35歲的優秀博士;
3.具有較強的科學研究能力和敬業精神,能創造性地開展研究工作;
4.研究方向與招聘專業相同或相近,有相關項目研發經驗者優先。
三、申報程序
1、簡歷投遞時間:
2023年6月1日起到2023年7月31日。
簡歷需包含年齡、籍貫、教育經歷、工作經歷、應聘職位名稱等信息,以PDF格式發來。
2、招聘程序:
人事管理部門對申請人的材料進行初審,并組織專家對申請人進行面試。(以電話/短信通知為準)
四、聯系方式
聯 系 人:呂女士
聯系電話: 029-86681201
電子郵箱: zdsysbgs@126.com
單位地址:陜西省西安市文景路26號A
5月11日,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關于下達2023年陜西省地方標準制修訂項目計劃的通知”文件,由陜西省地熱能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組織征集報送的7項地熱能陜西省地方標準獲批立項,其中陜西省煤田地質集團申請的5項(重點實驗室3項)標準全部列入年度計劃。
2023年陜西省地方標準征集工作始于2022年12月,地熱能標委會秘書處(重點實驗室地熱能工程研究中心)及時組織學習省市場監督管理局征集文件精神,積極做好文件傳達和咨詢答疑工作。本年度共收到5家主導單位、近20家參與單位報送的立項申請9份,經過合規性審查、行業主管部門省能源局組織專家評審后按照要求上報省市場監督管理局。
地熱能標委會自2020年成立以來,秘書處組織編寫了《陜西省地熱能標準體系建設規劃(2021-2025)》,經省市場監督管理局和省能源局組織專家評審后正式發布,并按照年度計劃組織征集標準立項申請材料,近兩年共獲批立項地熱能相關標準13項,其中陜西省煤田地質集團主持9項(重點實驗室4項)。下一步,秘書處將重點檢查推進立項標準項目的編制工作,爭取年內發布實施部分標準,助推我省地熱能產業規?;哔|量發展。
(文:韓元紅)
4月20日,在陜西省煤田地質集團有限公司紀念神府煤田發現四十周年之際,自然資源部煤炭資源勘查與綜合利用重點實驗室隆重舉辦第五屆綠色勘查科技論壇,主題是“神府煤田地質四十年:創新與展望”。作為我國煤炭綠色開發和清潔利用領域的一次學術盛會,彭蘇萍、王雙明等院士專家云集,共謀煤炭綠色發展事業新技術。
論壇上,中國工程院彭蘇萍院士和王雙明院士分別作了《我國煤礦只能開采地質保障系統》和《雙碳目標與主題能源變化》的主題報告。來自中關村綠色礦山產業聯盟、中國石油學會、中國礦業大學、長安大學、西安科技大學、陜西天地地質有限責任公司、陜西省一八五煤田地質有限公司和自然資源部煤炭資源勘查與綜合利用重點實驗室的專家學者分別圍繞礦井地質精細勘查、煤礦水害探測防治、煤炭地質云及數字煤礦地質保障系統、富油煤清潔高效利用、礦區生態修復及綠色礦山建設等技術做了專題交流,分享了自己的觀點,提出了建設性的意見。
論壇分析了我國煤炭資源開發利用及綠色礦山建設中的技術現狀并提出展望,希望通過學術交流和技術合作,不斷提升煤炭綠色勘查開發地質保障和清潔利用領域的技術進步,為保障國家能源安全貢獻力量!
第五屆綠色勘查科技論壇會議現場
彭蘇萍院士線上作學術報告
王雙明院士現場作學術報告
2月10日,自然資源部煤炭資源勘查與綜合利用重點實驗室召開2023年工作會,依托單位陜煤地質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重點實驗室理事長謝輝出席會議并作重要講話。實驗室主任班子成員、部分理事及學術委員、實驗室優秀代表和全體專職人員四十余人參加了會議,會議由實驗室副主任馮西會主持
會議現場
實驗室常務副主任張育平代表主任班子作了題為《踔厲奮發謀創新 砥礪前行譜新篇 以高標準部級平臺賦能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工作報告。報告全面回顧了2022年實驗室的各項工作成績,客觀分析了面臨的形勢和發展機遇,明確了2023年總體工作思路和重點研發任務。
常務副主任張育平作工作報告
為表彰先進樹立典型,激發榜樣的力量,在實驗室建設十周年之際,重點實驗室理事會對十年來為實驗室建設發展做出突出貢獻的22名理事、學術委員和科技工作者分別授予“十周年突出貢獻獎”、“十周年貢獻獎”和“十周年優秀科技人才”。同時,會上表彰了實驗室2022年度優秀團隊和優秀個人,進行了優秀代表經驗交流。實驗室主任段中會與各研究團隊負責人簽訂了年度目標責任書。與會人員就如何提高科技創新能力、成果轉化率等問題進行了熱烈討論。
表彰十周年優秀科技人才
謝輝理事長對重點實驗室2022年所取得的成績表示肯定。他指出實驗室要不斷促進兩家依托單位深度融合,彰顯校企合作的產學研融合優勢,強調實驗室在科技創新能力不斷提升的同時,要進一步加強科技成果轉化,充分發揮部級創新平臺對企業發展的產業引領作用。要求全體科研人員認清形勢、踔厲奮發,再創實驗室發展新的輝煌。
理事長謝輝作重要講話
會議號召實驗室全體人員堅持不懈、迎難而上,不斷提升研究水平和成果貢獻,以科技創新引領和驅動煤炭地質產業轉型和地勘經濟高質量發展,為陜煤地質集團建設成全國一流地勘產業集團、為我國煤炭地質科技創新工作做出新的貢獻?。▓D文/呂婷婷)
1月16日,自然資源部煤炭資源勘查與綜合利用重點實驗室在西安召開了第三屆理事會第一次會議和第四屆學術委員會第一次會議。會議由理事會理事長謝輝和學術委員會主任、中國工程院院士彭蘇萍主持。理事會成員和多吉院士、武強院士、王雙明院士等學術委員參加會議,主管單位陜西省自然資源廳副廳長王雁林、科技處處長王新平出席會議,重點實驗室主任班子成員及相關部門負責人列席會議。
會議現場
會上,完成了重點實驗室第三屆理事會的換屆選舉,對實驗室第四屆學術委員會成員、實驗室主任及副主任進行聘任。
理事會辦公室主任楊興科作了第二屆理事會工作報告,學術委員會秘書馬麗作了第三屆學術委員會工作報告。實驗室常務副主任張育平作實驗室工作報告,全面總結了實驗室近三年來的工作、2022年度工作計劃完成情況,并匯報了2023年經費預算和重點研究項目計劃。
各位理事和學術委員充分肯定了重點實驗室在煤炭資源勘查與綜合利用領域取得的成果,并就重點實驗室工作報告進行了認真討論,提出了建設性的建議。王雙明院士強調實驗室要立足陜西、面向全國,從國家對煤炭安全兜底、煤制油氣戰略規劃、煤炭的戰略儲備三方面規劃著手,滿足國家能源戰略安全需求。
王雙明院士為實驗室建設建言獻策
陜西省自然資源廳副廳長王雁林在會上作重要講話,他強調了重點實驗室對企業發展和行業引領的重要作用,提出實驗室突出煤炭主業,做好煤炭資源精細勘查和綜合利用的研究工作,以“需求、問題、目標”為導向開展科技攻關,不斷提升自主創新能力和科技成果轉化能力。
陜西省自然資源廳王雁林副廳長作重要講話
重點實驗室理事會理事長謝輝,代表兩家依托單位進行了表態發言。他充分肯定了實驗室對依托單位產業轉型升級的推動作用,對主管單位、學術委員會對實驗室工作的支持和指導表示感謝。要求實驗室的研究工作一定要從企業的實際情況出發、從行業需求出發、從科技前沿出發,為建設更高水平的部級創新平臺而努力奮斗。
重點實驗室理事長謝輝作表態發言
彭蘇萍院士對重點實驗室的建設成績給予充分肯定,也肯定了各位學術委員提出的合理建議,并對重點實驗室下階段的發展提出了明確要求。
學術委員會主任彭蘇萍院士在線主持會議并作總結講話
會議圓滿完成了相關議程,達到了預期目的,為重點實驗室高質量、可持續期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文圖/呂婷婷)
10月24日,陜西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發布通知,經全國博士后管理委員會辦公室核查,同意我省2022年第一批次推薦的9家單位設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開展博士后招收培養工作,集團公司申報的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赫然在列。這是集團自2013年獲批設立陜西省博士后創新基地以來,在科研平臺建設方面取得的又一重要突破。
近年來,集團博士后創新基地以自然資源部煤炭資源勘查與綜合利用重點實驗室平臺為依托,以西安科技大學、西安交通大學等科研院所為合作伙伴,研究方向以數字煤田與數字煤礦、煤礦地質災害預測與防治、非常規油氣資源評價、地熱能勘探開發為主。先后培養出站博士后3人,現在站博士后2人,出站博士后均已成為集團科研創新的中堅力量。站內博士后先后發表科技論文30余篇,授權專利20余項,承擔省部級科技項目8項,研究成果獲得陜西省科學技術進步獎1項、中國煤炭工業科技獎2項、廳局級獎勵3項。
此次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的設立,可進一步促使集團根據自身產業調整和科研需求,自主選擇性的吸納高層次專業人才進入工作站,從事與集團產業密切相關的科研工作,更快捷、更高效、更直接的促進科技成果轉化為生產力,推進集團技術創新和產業發展。(文/付德亮)
5月16日,陜西省“四主體一聯合”地熱資源勘查與低碳利用校企聯合研究中心”(以下簡稱“研究中心”)揭牌儀式在陜煤地質集團舉行。研究中心是我省第一個以低碳利用為目標、地熱能利用為主要方向的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中國工程院院士王雙明,陜煤地質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謝輝,陜西省科技廳資管處、西安交通大學等單位相關領導為研究中心揭牌。
揭牌儀式后,研究中心主任張育平做工作報告,從研究中心建設意義、基本情況、研究方向與架構、已完成的工作和未來計劃五個方面進行全面闡述,并分析了集團重點實驗室在科技創新方面所做工作與本研究中心發展之間的密切聯系,與會專家和領導對工作報告給予了充分的肯定。
研究中心技術委員主任王雙明院士在會議總結中指出,地熱能作為五大非碳基能源之一,其開發利用對我國能源結構調整以及踐行“碳達峰、碳中和”的要求具有重要意義,研究中心應瞄準地熱能產業發展的“卡脖子”問題開展關鍵核心技術研究以及科技成果轉化工作,為地熱能的規?;l展提供有依據、有支撐的建議,推動地熱能全產業鏈優化升級。
謝輝感謝了王雙明院士一直以來對陜煤地質集團發展的大力支持,并對近年來陜煤地質集團在地熱能開發利用中取得的成績表示肯定,還表示集團“11563”發展戰略與我省在突出企業創新主體作用方面的理念不謀而合,但耀眼的成績已成為過去,陜西省“四主體一聯合”校企聯合研究中心的建設是加速“兩鏈”融合發展的新起點,讓我們踔厲奮發,勇毅前行,開創地熱能高質量發展新格局!
陜西省“四主體一聯合”校企聯合研究中心是陜西省推進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的創新之舉,對促進我省產業鏈和創新鏈的深度融合具有重要意義。在“雙碳”目標指引下,陜煤地質集團積極踐行“11563”發展戰略,將地熱能作為新型能源板塊的重點發展產業。以集團自然資源部煤炭資源勘查與綜合利用重點實驗室為代表的研發平臺在地熱能開發利用方面取得了多項具有國際影響力的科技創新成果,為加速地熱能低碳利用科技創新成果轉移轉化,陜煤地質集團聯合西安交通大學共建本研究中心,旨在推進我省乃至國家地熱能低碳產業的高質量發展。(文、圖/劉?。?br/>
為了更好地了解和掌握綠色勘查技術發展動態,拓展研究思路,12月17日,值此國土資源部煤炭資源勘查與綜合利用重點實驗室第二屆理事會暨學術委員會第一次會議召開之際,重點實驗室在西安成功舉辦首屆“綠色勘查科技論壇”,特別邀請彭蘇萍教授、錢建生教授、李文平教授、張曉宏教授級高級工程師等知名院士、專家進行學術報告。
論壇現場
王雙明教授、陜煤地質集團公司總經理謝輝、黨委書記王中鋒、副總經理姚建明、馮西會及參加實驗室第二屆理事會第一次會議和實驗室第二屆學術委員會第一次會議的領導和專家參加了報告會。西安科技大學、陜西省煤炭學會、陜西省地調院、中煤科工西安研究院公司、郭家河礦業公司、小保當礦業公司,陜西省煤田地質集團公司相關處室及下屬地勘單位、重點實驗室固定人員等200余人參加了本次論壇。陜煤地質集團公司總工程師、實驗室主任段中會主持了會議。
彭蘇萍教授從煤層氣與瓦斯地球物理勘探,錢建生教授從智慧礦山建設現狀與展望,李文平教授從陜蒙基地礦井水害幾個問題思考,張曉宏教授級高級工程師從利用鉆井開發中深層地熱資源等方面進行了報告。各位專家具有前瞻性和權威性的精彩講座受到參加會議人員的贊譽。
彭院士做報告
錢建生教授做報告
李文平教授做報告
生態和環保要求正在對礦產勘查轉型升級形成一種巨大的推動力,倒逼補足以往礦產勘查工作在環境方面的短板,使其真正走上礦產勘查可持發展之路——綠色勘查。綠色勘查是綠色礦業發展的需要,是地勘單位生存發展的需要,是綠色發展理念在礦業行業中的生動具體實踐。找礦突破戰略行動主動融入生態文明建設,就需要大力倡導和推進綠色勘查。目前,綠色勘查已成為地質勘查行業一張拿得出、叫得響的名片,引領著地質勘查行業走向新的時代。
實驗室主任段中會衷心感謝彭蘇萍院士及各位專家所做的精彩學術報告,強調在新的時代將以黨的十九大精神為指導,堅持新發展理念,走科學發展之路,將綠色勘查作為重點實驗室的重點研究方向,把環境地質和清潔能源開發作為實驗室培育發展的重點,為陜煤地質跨越式發展做出積極貢獻。(文:吳燕 拓寶生 /圖:陳瑩)
國土資源部煤炭資源勘查與綜合利用重點實驗室(以下簡稱實驗室)設立開放課題,資助與實驗室研究方向有關的、具有一定探索性、觀點新穎和屬于學科前沿或交叉領域的基礎研究和應用基礎研究。
一、申請對象
1、國內外科研機構或者高等院校承擔科研課題的科研人員、教師、博士后以及在讀博士研究生,實驗室依托單位(陜西省煤田地質集團有限公司、西安科技大學)非實驗室固定研究人員,根據科研工作需要,均可申請開放研究課題。凡獲立項的課題,申請者可被聘為實驗室流動研究人員或客座研究人員。
2、申請人應具有副高級及以上專業技術職稱或已獲得博士學位;在讀博士研究生須經導師認可,導師為課題第一負責人;課題申請人如不具備副高職稱,須要一位副高以上同行專家推薦。
3、每位申請者作為課題主要參與者,當年只能申請一項研究課題。已獲得實驗室開放研究課題的課題負責人在課題結題前不得再次申請開放研究課題。
4、開放課題申請人即為課題負責人。
二、開放課題申請分類
開放課題有兩種申請方式可進行選擇。形式分為:a.設立題目,定向招標方式,選定研究單位及研究人員;b.自由申報。
定向招標:實驗室根據自身發展需要設立一些重大研究課題,在每個重大課題研究方向下設立1-5個定向申報的開放課題,課題名稱和研究內容均要求為該大課題的某一分支領域。本年度擬對外招標課題 (見附件1)。
自由申報:申請者根據自己研究方向,在符合實驗室研究方向的條件下自由申報。
資助額度:定向申報的課題支持力度2~15萬元;自由申請課題支持力度1~3萬元。
三、基本要求
1、申請人嚴格按照《國土資源部煤炭資源勘查與綜合利用重點實驗室2019年度開放研究課題申請書》的格式要求填寫申請書。不按要求填寫或者填寫錯誤的申請書不予受理。
2、申請人所在單位為課題依托單位,申請書一定要加蓋依托單位公章。
3、提交申請書時請一并提交申請課題的查新報告一份,否則視為無效申請書。
4、以項目合同書簽訂時間為準,課題應在1年內完成。
四、審批和課題執行程序
1、申請人提交《國土資源部煤炭資源勘查與綜合利用重點實驗室2019年度開放研究課題申請書》,一式四份提交至國土資源部煤炭資源勘查與綜合利用重點實驗室科研項目部,同時提交申請書電子文檔。
2、實驗室將對收集到的課題申請進行初選,對篩選入圍的課題實驗室將組織公開的立項論證答辯,擇優立項,下達批復文件。(未獲立項者申請材料將不予退還,請自行保留)
3、獲批課題根據立項評審意見填寫《國土資源部煤炭資源勘查與綜合利用重點實驗室2019年度科技研發項目合同書》,簽訂后,課題予以正式啟動。
4、在課題進行過程中,實驗室有權對課題進行跟蹤監督、管理和驗收。
5、課題通過驗收后,所有研究成果須及時上交實驗室存檔。
6、課題組應根據科研經費計劃嚴格管理科研經費的使用,在課題驗收通過后提交經費決算報告。
7、對完成資料存檔和經費決算的課題發放驗收證書和最后一批經費。
五、其它要求
1、遵守科學道德,要以嚴謹的科學作風和實事求是的科學精神撰寫申請書。堅決反對弄虛作假。
2、申請課題應該具有創新思想或思路,要提出明確的科學問題和解決方案。
3、開放課題的研究成果由本實驗室和研究者所在單位共享,實驗室享有優先使用權。所獲得的所有科技成果必須共同署名,署名排序須征得雙方同意。單位署名:國土資源部煤炭資源勘查與綜合利用重點實驗室,英文:Key Laboratory of CoalResources Exploration and Comprehensive Utilization,Ministry of Land and Resources。論文注明:由“國土資源部煤炭資源勘查與綜合利用重點實驗室開放課題基金”資助。所獲科技成果應提交實驗室存檔。
4、申請者應嚴格遵守《國土資源部煤炭資源勘查與綜合利用重點實驗室開放研究課題管理辦法(試行)》中對課題申請、實施的時間要求。
5、優先支持符合上述研究方向、有一定研究基礎和成果的持續性研發課題。
6、申請者應在2018年8月30日之前將《國土資源部煤炭資源勘查與綜合利用重點實驗室2019年度開放研究課題申請書》(見附件2)一式四份郵寄至國土資源部煤炭資源勘查與綜合利用重點實驗室科研項目部。同時將電子版發送至郵箱sysproject@163.com。
通訊地址:陜西省西安市未央區文景路26號A重點實驗室
郵編:710021
聯系人:吳燕
聯系電話: 029-86681201
7、有關開放課題的相關管理辦法,請登錄實驗室網站查詢,網址:http://www.crecu.cn。
本申請指南解釋權歸本實驗室,未盡事宜,另行通知。
附件1:開放研究課題定向招標申報課題匯總表
8月上旬,由陜西省煤炭生產安全監督管理局、陜西煤礦安全監察局、陜西省煤炭工業協會和陜西省煤炭學會組織開展的第九屆(2016-2017年度)陜西省煤炭工業優秀科技工作者的評審活動結束,重點實驗室有四名科技工作者榜上有名。
本次活動旨在表彰先進、樹立榜樣,鼓勵科技工作者愛崗敬業、勇于創新,共表彰了19位來自全省煤炭系統科研院所、生產企業的優秀科技工作者,重點實驗室受表彰的四名科技工作者均是實驗室的學術帶頭人,在自己的專業領域具有很深的學術造詣,此次受表彰充分肯定了他們的敬業、創新精神和學術業績。(文/吳燕)